舞蹈表演专业简介
舞蹈表演专业开设于2005年,是学院最基本、最稳定的专业之一。面向湖北、河南、山东、陕西、新疆、内蒙等二十余个省市招生。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和舞蹈实用理论,具有舞台表演能力、舞蹈编排能力、文化活动组织能力,同时能够胜任社会舞蹈培训高素质技能型演艺人才。所培养的学生就业面向各类城市演艺单位、各社区文化服务行业、企业文化组织以及各类艺术产业经营单位。
本专业专业课程有古典舞基训、古典舞身韵、技巧、中国民族民间舞、剧目排练、舞蹈赏析、舞蹈艺术概论、舞蹈编导、舞蹈基础知识、流行舞及十多种选修课。同时还开设了相应的公共文化课程,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组织一批骨干教师全面修订了舞蹈表演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实训大纲,使培养目标更加明确,教学思想与时俱进,教学计划更趋合理,培养措施更加到位。
本专业学生曾多次参加湖北省黄鹤美育节、全国大学生艺术节、曹禺文化周开闭幕式大型文艺晚会、国家电网全国汇演、省、市电视台春节晚会、“舞动潜江”潜江市首届舞蹈大赛等大型演出实践活动。其中,舞蹈系全体师生承担了大型地域风情音画诗《江汉风》的排演工作,历时一年的精心创作与排练,于2008年12月与湖北剧院公演,获得了省市专家领导的一致好评。
戴尔杯舞蹈技巧大赛 舞动潜江 江汉风之回娘家
舞蹈表演专业特色
舞蹈表演专业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重视素质教育,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通过全面校企合作,共同搭建产学结合的职教平台,形成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①、依托专业办企业,办好企业促发展。我们以能力素质为本位,以突出教学目标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教学环境的真实性、教学对象的主体性、教学基地的开放性为原则,充分利用学院和演艺团体、企业合作共建的教学平台,构建“三方联动,学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依托舞蹈表演专业和其他艺术专业联合组建艺术文化传播公司,并且与艺术文化传播公司共同承担各项演出活动,促进了舞蹈表演专业的建设和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校企共建、共育、共管、共享、共赢。
②、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来构建课程体系。以学生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为依据,根据“技巧训练,由易到难;能力训练,由弱到强;素质教育,由浅入深”的原则,来建立一系列表演专业技能技巧训练,从而培养较强的职业能力,依此构建了以能力素质为本位的课程体系。
③、聘请企业和行业专家进行专业指导。我们积极聘请一线行业专家来我院执教,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我们聘请湖北省花鼓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李春华和国家一级演员孙世安担任我院舞蹈表演专业戏剧表演课程指导教师。同时还聘请了海南现代舞团团长,国家一级编导李金桃老师,担任我院舞蹈表演专业现代舞和编导课程指导教师。他们均被湖北省教育厅批准为湖北省楚天技能名师。
④、硬件设施齐全。目前我院舞蹈表演专业拥有艺术类图书5万余册、小型演播厅一间、可容纳千余人的学院大礼堂一间、可供学生练功,排练的练功厅11间、8间学术报告厅、影音资料查询室6间、电脑录音棚一间、校内实训基地共13个,校外训基地10个。



舞蹈练功房获奖作品《春兰秋菊》 学生在曹禺文化周上的表演
舞蹈表演专业师资及实训条件
一、师资条件
(一)师生比例
本专业目前在校学生情况:05级27人、06级27人、07级30人、08级22人、09级21人、10级33人、11级28人,目前在校生学生总数79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67人。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3名,师生比为1:6,符合国家标准。周学时不超过18学时的专任教师共 9人,约占专人教师总数的70%。综上所述,舞蹈表演专业生师比≦6:1,周学时≦12的专任教师超过15%。
(二)专业师资队伍结构
本专业专任师资情况一览表
蔡 艳 |
女 |
硕士 |
副教授 |
民间舞,身韵,舞蹈教学法 |
胡文婷 |
女 |
硕士 |
讲师 |
古典舞身韵,剧目排练 |
徐丽蓉 |
女 |
硕士 |
讲师 |
民间舞 |
郝艳亮 |
男 |
本科 |
讲师 |
民间舞 剧目排练 |
赵一瑾 |
女 |
本科 |
讲师 |
舞蹈创编 |
卢 静 |
女 |
本科 |
助教 |
剧目排练 |
晏 妮 |
女 |
本科 |
讲师 |
古典舞基训,民间舞,技巧 |
张萌萌 |
女 |
本科 |
讲师 |
技巧,基训、身韵 |
魏 涛 |
男 |
本科 |
讲师 |
古典舞基训,技巧,剧目排练, |
肖露露 |
女 |
本科 |
助教 |
民间舞 |
关岛 |
男 |
本科 |
助教 |
技巧 |
邓韵 |
女 |
本科 |
助教 |
民间舞、基训 |
李鹏 |
男 |
|
|
基训、编导、剧目排练 |
校外兼职教师队伍
杨凤仙 |
女 |
国家一级编导 |
剧目排练 |
李金桃 |
男 |
国家一级编导 |
舞蹈创编 |
李春华 |
女 |
国家一级演员 |
戏剧表演 |
孙世安 |
女 |
国家一级演员 |
荆州花鼓戏 |
(三)师资质量——教师科研教研开展情况
我专业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和教研活动,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主要科研成果:蔡艳:《习舞者“厌”舞的偶然和必然》发表于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主办《中国素质教育》、《恶搞?荒诞?--浅析现代芭蕾舞剧<梦红楼>》发表于中国文化报社主办《艺术教育》、广州芭蕾舞团编辑出版《芭蕾》杂志、胡文婷:《中国古典舞教学法解析》发表于《中国艺术教育报》《浅谈龙的图腾与中国舞的内在联系》获湖北省湖北省大学生艺术节教师论文评比二等奖。
二、实训条件
(一)专业实验室、实训基地的硬件情况
本专业校内文化课教室3个、校内教学用房11个功厅、校内实训基地共9个。11个校内功厅,使用面积1000㎡。所在综合楼演播厅1个。使用面积223㎡。礼堂舞台一个,使用面积363㎡。具有制作电化教学资料及多媒体课件的能力,有能满足教学需要的专业资料。实训设备能够保证实践教学需要。
(二)实训实践教学管理规章
根据学院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了《功厅管理制度》、《服装管理制度》、《服装保管员守则》、《学生实践演出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建立了实训质量督导体系。安排了专人管理,为实践教学环节的正常进行提供了保障。
(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为了能更好地使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目前,已与潜江市茜宇舞蹈培训中心、阳光舞蹈培训中心、等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合作关系。学生可以通过实践的途径使理论知识得到应用,教师也可以通过初等教育获得相关的实践资料,丰富课堂教学。培训机构也可以从学校获得最新的信息。
(四)校内实践教学基本情况
本专业设置练功厅11间,可以容纳400人同时进行实训,实训室开出率为 100%。
(五)可利用的专业图书
本专业有可利用图书馆的专业图书,阅览室能充分满足专业需求。馆藏图书462册,光盘118张,视频资料40小时,电子图书258册有一定的技术情报资料和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资料,且管理手段先进,流通正常,完全能满足教学和学生借阅、教师查阅的需要。
舞蹈表演专业就业保障
一、建立“校、院、班”三级就业指导体系。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就业、能就好业,将就业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建立了由学校、二级学院、班级三级组成的就业指导体系。由学校宏观调控进行大的方面的政策和具体指导,建立就业网站,联系用人招聘单位,将就业信息和国家政策上传到网上供学生查阅。二级学院建立就业指导机构,由一把手牵头。在学院的指导下积极配合学校、主动自主的联系用人单位来校招聘,建立用人单位关系网,同时定期组织、召开就业指导大会,进行就业政策学习,教育、引导学生应该如何就业、怎样就业,在思想意识上引导学生。第三级班级主要由辅导员负责就业指导,落实上级交代的各项任务。辅导员充分利用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就业技巧和方式上的指导。
二、在课程设置和开发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就业率。
为了舞蹈表演专业学生素质的提高,更好的就业服务。在课程设置和开发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就业率。在我们的基本职业能力训练课程体系中,有意识强化就业能力的训练上,讨论如何顺应市场对舞蹈演艺人才的需要。根据舞蹈演艺人才岗位所需要的舞蹈技能,进行课程结构的改革,调整课程设置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核心。以往的教学往往将专业基本能力训练课与专业能力训练课分开, 基本能力训练课只解决基本技能问题,不重视学生表演意识的引导。在专业能力训练课程体系中,加强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训练,主动联系校外培训机构,锻炼学生的舞蹈培训和教学能力,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学好专业课主干课的同时加大舞台实践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舞台表现力。使学生毕业后就能够胜任工作岗位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三、与多家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实习协议。
通过多年的办学经验积累和发展,我们与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了关系网,长期进行合作。与贵州多彩艺术传媒公司、海南三亚警官艺术团、杭州三角洲传媒有限公司、江西省井冈山歌舞团、海南现代舞团、茜宇舞蹈培训中心、仙桃丽花丝宝集团等十几家用人单位签订了实习、实训协议。目前已毕业学生人数近200人,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的演艺团体和社会艺术机构,受到社会的好评。
05级陈泉涛鄂尔多斯东胜区歌舞团 07级赵静、申萌博海南省现代舞团 05级袁松多彩贵州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培训招生网看到的,谢谢!